始于细微 见于平凡——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深入开展人文护理工作

时间:2024年09月09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为强化人文关怀理念,细化人文关怀措施,推动人文护理实践,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从构建科室人文管理组织构架入手,营造科室人文关怀氛围,创新人文关怀措施,致力于打造一支心怀人文、传播温暖的护理团队,让有着二十余年文化底蕴的科室变得更温情与柔和。



  01 探寻护理本质   构建科室人文管理构架


  构建科室人文护理管理体系是规范实施人文护理的关键。科室成立人文护理小组,实行护士片区管理制,明确职责。制定并定期修订人文护理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人文环境方面,关注患者需求和精神关怀;人文培训方面,开展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人文实施方面,制定实施计划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和体验感评估。推广亮点和经验,分析问题并改进,纳入质量持续改进计划。


  02 加强品牌建设   推进一病一品目标实施


  血透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依靠透析机定期透析维持生命。健康宣教作为血透室“一病一品”实施项目,不仅以精研的专科为基础,深挖学科深厚内涵,增强患者管理硬核实力,还以暖心服务为支撑,让护理有温度、让患者有尊严,构筑患者生命防线。



  科室通过制作宣教视频、建立微信群、关注公众号以及使用二维码,使健康宣教更加便捷。针对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家庭走访,了解背景,查找问题,鼓励家属参与,引导患者规范管理。用心服务,让患者感受到真正的关怀,提升护理服务的品质和技术水平。


  03 推动持续改进   解决临床难题温暖患心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贯穿于患者生命的始终。相当一部分透析患者深受内瘘并发症的困扰,其中内瘘狭窄及血栓形成位居第一,且易形成假性动脉瘤,影响外观,导致严重的自卑感。科室把提高内瘘使用率,降低血栓发生率作为护理持续改进目标。通过在患者内瘘手臂上绘制内瘘穿刺图,并拍照上传到血液净化信息系统,以及制定严格的穿刺计划和轮换顺序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内瘘使用率,减少了血栓形成和假性动脉瘤,改善了患者手臂外观,减轻了患者自卑感。



  04 强化磁性管理   以爱心点燃人文之光


  患者因治疗用药的需求,透析期间需多次往返医院开药、检查、化验,以往要到门诊排队挂号、缴费才能完成,费时、耗力、久候让透析患者身心疲惫。考虑到疾病的特殊性、群体的庞大性、需求的长期性,医院在血透室开设缴费窗口,以方便透析患者日常的挂号、缴费需求,此举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赞赏。与此同时,科室与检验科沟通,简化抽血化验流程,使患者在血透室即可完成开单、条形码打印、试管准备和采血等全部步骤,避免来回跑。通过开药少排队、付费很便捷、抽血更快速、流转特顺畅的磁性管理,将“门诊窗口服务”移至“科室护理服务”,将关爱患者落实到行动上,彰显人文关怀。


  05 舒缓负荷焦虑   减压赋能彰显人文关爱


  尿毒症确诊常引发患者剧烈的心理反应,如悲观、抑郁和愤怒,加之生活变化和经济压力,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科室将患者的心理问题列为人文护理的重点,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计划,逐步推进实施并定期评估效果。如请心理门诊专家会诊,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给出处理意见;建立良好沟通,尊重和包容患者,传递正确疾病知识以减少恐惧和担忧;鼓励患者参与社交,增强社会支持,缓解焦虑等,体现人文关怀。


  06 广纳良言集智   谱写人文暖护发展篇章


  科室每季度召开人文护理工作反馈会议,针对本季度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评价及分析,特别是对于人文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的变化。通过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讨论哪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科室将根据讨论结果调整人文护理策略,制定详细的下一季度工作计划,确保持续改进和优化护理服务质量。


  《礼记》有云:“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此言阐述了人文护理之核心理念。人文护理实则是一剂良方,让患者的身心得到慰藉;人文护理也是一场双向奔赴,让患者信任并理解护理工作;人文护理更是一段历程,让患者感受到关爱的力量。血透室人文护理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科室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落地开花,相伴与生,与爱同行。



责任编辑 | 祝心韵

校  对 | 张   颖

一  审 | 朱亚平

二  审 | 王海波

三  审 | 何   莉

文稿来源 | 血透室  周敏




公众号中搜索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扫一扫,收获更多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风投诉电话
投诉电话:
(工作时间:0798一8222323 非工作时间:13879807176)
邮箱:
eryuanxinfangban@163.com
发热门诊:
0798-820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