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病痛一朝去除————市二院成功为一名患者开展巨大心脏肿瘤切除术实记

时间:2007年03月29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走进ICU病房,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温馨画面,看到的是医生与护士忙碌的身影。66岁的病人范银为半躺在床上,享受着医生在给自己检查病情,小护士在给自己喂着粥的“高级待遇”。着实让她感觉到家的温暖,她总有千言万语想说,但刚刚做过大手术的范银为只能不时地用微笑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第一次晕倒让她沉受二十年的病痛


  1988年一天下午,患者范银为在田里务农,突然之间感觉到身体不适,体力不支,随即出现头晕、眼花、呕吐等症状,去附近医院就诊,医院当时环境差,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针对范银为这样的病情只能对症处理,做一些常规检查。据病人家属透露,医院当时给患者诊断为“癔病”,在短时间内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是不可能得到彻底根治,如果想要进一步治疗还需到大医院看看,但不能保证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听到医生分析,患者范银为有所考虑,她出身在农村,一家务农,年收入本来就不多,况且上有老下有小,如果这时候花大多的钱去给自己治病,怕人财两空,考虑再三,她叫医生给自己开了些药在家慢慢治疗,希望有所转机。就这样,一晃二十年的光阴,范银为天天靠着大把的药物维持着生命,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第二次晕倒让她重获新的生命


  就在今年3月14下午,患者范银为再一次晕倒被家人送往景德镇市第二医院,此时的范银为极度消瘦,体重只有37公斤,脸部发黑,没有一丝血色,被家属抬入医院,病人已经意识模糊,糊言乱语,生命垂危,经神经内科医生收往入院治疗,通过一系列的对症处理,病人逐渐恢复了意识,但病情不够稳定,不定时的出现昏迷状态,通过心电图、彩色B超等辅助检查,医生发现,病人不仅患有脑梗塞,还有严重的心肌梗塞伴肾功能受损等症状,更为严重的还有左心房巨大肿瘤,每一个病种都随时可能导致病人死亡,更何况三种病加在一起,情况变得更加紧急。


  病种诊断清楚了,病人再一次由神经内科转往心血管内科救治,医院也几次组织院内大内科、心血管、心胸外科专家会诊,最后患者被诊断为脑梗塞、巨大心脏肿瘤,必须通过手术治疗,病人才能得到彻底根治。二十年的病痛,范银为有种划开云雾见宁日的感觉,终于明白自己得了什么样的病,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病并不是没有治好的可能性,而是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为自己治病的好医院、好医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心脏手术是一个难度非常高,风险非常大的外科手术,不仅需要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有很长时间外科临床经验。作为副院长、心胸外科专家王学民,他深深地知道自己责任的重大,每一次做心脏手术他都非常谨慎认真,这次更不例外,由于患者范银为病程较长,体质较弱,这必然给心脏手术带来了一定风险,住院治疗期间,副院长王学民一天不少于6次的探视,承担着营养家、心理专家、心胸外科专家等多种角色,一边让病人多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一边开导病人,加强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等等。病人家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为选择这家医院治病而庆幸,有这样的负责任好医生更是放心。一周的时间过去了,范银为因为得到妥善的治疗病情有所好转,脸上有了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红润与笑容,虽然手术还没有开始,但她对王副院长的医疗技术有很大的信心,她愿意以生命相托。


  23日下午,一切手术前期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在手术室里,看到的仍然是医生与护士穿梭的背影,听到的是医疗器械的和心电监护仪的声音,一切井然有序。这时,副院长、心胸外科专家王学民整装上阵,从为患者开胸到打开心包,从打开心包到让患者心脏停止跳动,从心脏停止跳动到为病人切除粘液瘤,然后恢复心跳,每一个环节都极为重要,需要麻醉师、灌注师、手术护士全力配合。台上的王学民是那样专注,手上不断舞动着手术刀、止血钳,每一个动作都那么轻柔,晚上七点四十分,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公众号中搜索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扫一扫,收获更多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风投诉电话
投诉电话:
(工作时间:0798一8222323 非工作时间:13879807176)
邮箱:
eryuanxinfangban@163.com
发热门诊:
0798-820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