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师徒共谱医疗和谐新篇章——记市二院心血管内科吴民、万雪永师徒
师傅:吴民,学士学位,主任医师,46岁,现任二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全市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的学科带头人,他在心血管内科创建了市卫生系统唯一一家“全国青年文明号”并成为首任号长。
徒弟:万雪永,31岁,学士学位,主治医师, 2001年分配到市二院心血管内科工作,党支部委员,“全国青年文明号”第二任号长。
他们师徒二人都是共产党员,都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又都在一个科室工作。这对事业上的师徒在工作中极具默契,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怀着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和强烈的事业责任感,共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奉献出光和热。
师傅悉心指导 徒弟刻苦钻研
吴民在自己不断提高的同时,主动关心、帮助、带领科室的年轻同志共同进步。与万雪永结成事业上的师徒后,为了使万雪永有更大进步,吴民全身心、毫无保留地给予医学理论和实际操作上的指导。
每天查房,吴民总是把万雪永带在身边,耐心地讲解对病人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的指导思想,病理原则以及预期治疗效果。科室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对危重病人和疑难病症进行抢救,吴民也要求万雪永每次都要到场,通过实践加深理论功底。事后,他还主动给徒弟“开小灶”,讲解专业技术上相关问题。
万雪永虚心好学,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仔细体会,不懂的地方主动向吴民请教。在吴民的传、帮、带下,万雪永进步很快,成为同时进院4位年轻医生中的“尖子”。在科里救治住院的心脏病人中,不少人来科里咨询,指名找万雪永,有的第二次住院,点名要万雪永当他的主治医生。
互尊互爱 共同提高
进入新的世纪,吴民多次被医院派往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学习心脏介入治疗技术,成为我市开展该项治疗技术第一人,对于这项新技术,他已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和其他同志。
万雪永虽然出类拔萃,可对师傅始终尊敬有嘉。一次,万雪永当夜班,凌晨2时,一位高龄心肌梗塞患者进院抢救,万雪永想采用最新的溶栓技术,但又怕风险大,担心老人受不了,他吃不准。考虑再三,还是打电话求教师傅,没想到10分钟以后,吴民就赶到了医院,不仅肯定了万雪永的治疗方案,更是协助万雪永,师徒联手鏖战到天明,使病人转危为安。
现在万雪永医师是心血管内科的技术骨干,他和同事们把科里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师徒爱岗敬业 堪称楷模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病没有固定时间,多少个深夜,师徒俩被急诊电话惊醒,不管是雷电交加还是风寒雨雪,都得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来,冲入茫茫的黑夜之中。非常辛苦,而且责任重大,但师徒俩爱岗敬业,将责任二字紧记心中,在工作中树立了爱岗敬业的模范作用。
2005年,心血管内科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2007年,党、工组织换届,万雪永全票当选党支部委员,并接过了心血管内科第二任“全国青年文明号”号长的重任。
吴民,万雪永就是这样一对互帮互助的师徒,在工作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以事业为重,时刻将病人的安危记在心头,将病人的康复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共同在医疗的舞台上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