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刘少平:回报社会是种义务
回报社会是种义务
——《为了大众健康格言录》读后感
药剂科:刘少平
随意翻开《为了大众健康格言录》,便被其深邃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所深深吸引,眼球牢牢地被抓住,再也无法离开。这本富有哲理、耐人思考的书籍,饱含着老一辈医学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殷切希望,也体现着医疗卫生行业先进模范人物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热爱病人,热爱学生,不为名利所诱惑,救死扶伤,大医精诚的精神。它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索将是永远值得领悟和珍惜的东西,不愧是当前卫生思想政治工作绝佳教材。
书中有句中国科学院吴孟超院士的格言我觉得特别好。他说:“一个人不论职位有多高,技能有多强,他毕竟仍是社会的一员,一个集体毕竟是社会的一小部分。社会给予了我们一切,我们也必须服务于社会。因此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科学知识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发自言者肺腑,震撼听者心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回报社会其实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一种义务。只有这样,社会关系才显得和谐;只有这样,人际关系才充满友好。
然而,现实生活中都经常可以看到不和谐的场面,听见不和谐的音符。有的人一旦职位发生变化,眼睛便随着职位升高而不断上移,再也看不到民情民意,一心只盯着更高的职位而处心积虑,挖空心思,根本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仆意识丧失贻尽,最终难逃被人民唾弃的厄运,成为人类不齿的狗屎堆;也有的人一旦一技在手,或是小有名气,便沾沾自喜,找不到北。不是以专家自居,便是以学者自翊。对领导、对同事、对病人比起功成名就前,态度已稍然发生了变化,再也不是服以指挥,和睦相处,热情服务的那种情形了。更有甚者,只要稍不如意,便往沿海发达地区跑,便往高新区跑,唯一个“利”字是图,再无他求。
之所以这些人会发生如此变化,是因为他们已泯灭了良知。忘记了回报社会乃是自己作为公民的一种义务,是责无旁贷的,也是理所应当的。殊不知,他们的职位及手中的权力是哪里来的?是人民赋予的!“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国家种红薯。”自古以来便有“执政为民”的训诫,难道需要更多的说教吗?当然不需,只要他尚存一些良知足矣。那些功成名就者,难道是个人的努力所得吗?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漫长的人生之路哪一步也离不开社会的赋予。安定的社会环境,充裕的生活物资,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受教育的权力,都是社会赋予的,都是人民赋予的,每一个人都要知恩图报。
因此,我们必须牢记,回报社会是种义务,没有任何理由予以回避。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显得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才意境十足,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盛,永不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