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药师提醒:保健品仅可用于辅助治疗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这样一幕:打着举办讲座名义,不断给参与健康讲座的老年人推销三无保健品,骗取甚至骗光老人钱财。
如何才能正确购买药品,或是说服家中老人不再购买三无保健品?日前,我院药剂科主任,主任药师查登峰接受了《瓷都晚报》记者的专访。现将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一 药品≠保健品 查主任有提醒
“药品和保健品是有分别的,保健品仅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市民购买时需要谨慎。”查登峰提醒,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应特定人群食用。保健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它是人体营养补充剂,与药品有明显区别,只有药品才有疗效,切不可把保健品当做药品来使用。哪怕是感冒,也应该用一些正规的药物治疗,而不能首选保健品,只能选用一些保健品适当辅助一下。
二 识别保健品与药品 查主任有办法
药品的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则是“食准字”或“食健字”。在购买保健品时市民需看清楚批准文号,仔细阅读产品标签,避免购入没有国家批文的产品。
“正规保健品一般都会标明‘本品不能替代药品’,这表示所有保健品只能充当药物的辅助作用,而不能用于治病。”
三 保健品非人人有效 查主任有叮嘱
保健品有它特定的功效,但并不是说同种保健品每个人都能吃,保健品能不吃尽量还是不要吃。“市民应根据自己自身健康情况和需求,在正规医院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正确用药,切记遵循医嘱。”
最后,他提醒老年人,不要轻信广告宣传,不要迷信所谓的权威,不急于做决策。作为子女,也要经常提醒老年人,如果要了解健康知识,可参加由正规医院组织的活动,对于保健品厂商组织的保健讲座,应谨慎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