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市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沈国荣赴新疆义诊二三事
7月26日至8月2日,在省总工会、省对口援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精心安排下,来自全省各地医疗卫生系统的劳模专家一行14人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称“克州”)阿克陶县、乌恰县等地区,开展医疗指导和义诊活动,市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沈国荣主任医师,便是其中一员。
细微之举显大爱
未接触沈国荣之前,笔者首先被一张刊登在《江西工人报》上的照片吸引,采访也就从照片开始聊起。沈国荣介绍道,“照片是同行人员抓拍的。因义诊时间有限,按照计划我们此行更多的是前往当地基层医院进行专业指导和帮扶,有义诊需要的村民都会集中前往当地医院。而来到布伦口村时,得知有位老人因病重不能到义诊现场,我便立即赶往老人家中。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当地牧民家里没有桌椅板凳,我就半蹲下来,用腿当凳子,一直坚持着为老人进行检查。”
而此时,周围的牧民们纷纷闻讯赶来。短短数小时,沈国荣和同行专家在老人家中就为30多位牧民进行了诊治。由于维族牧民大多不会说汉语,义诊时,只能靠随行人员一句一句翻译。沟通虽然有些费劲,但沈国荣还是非常耐心地解答牧民们的疑问,仔细地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
赤子之心永难忘
本次新疆义诊的其中一站乌恰县,位于天山南麓与昆仑山的结合部,坐落于祖国最西部。专家团来此义诊时非常巧合的赶上了“八一”建军节,大家便前往营区,共有21名部队官兵以及100多名牧民们接受了江西劳模团的健康体检和诊治。当地民风极为淳朴,看到义诊团的到来他们别提多高兴,甚至有位维族老牧民由衷地喊出“共产党万岁!感谢江西医生!”如此和谐温情的场面让从医30余年、且有两次援外工作经验的的沈国荣感慨万分,同时更觉肩上的责任重了。
医者仁心抒情怀
8天的义诊,专家团每天驱车几百公里,来回奔波于克州多个基层医院、义诊点,行程非常紧凑。但沈国荣和队友们毫无怨言,想得更多的则是如何挤出时间为当地百姓服务。如义诊第一天,专家团经过22小时周折,到达阿克陶县已近凌晨5点,各位劳模只是稍事安顿后,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常因当地百姓的热情而不能充分休息,十分疲惫,但看到老百姓们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又会倍感欣慰,觉得辛苦是值得的。
临去新疆前,沈国荣便有针对性地了解了克州的多发病,并带去了2000多元的常见药品。来到新疆后,面对当地医疗设备短缺、技术落后,中高级医务人员缺乏的现状,作为心血管和内分泌方面专家的沈国荣,则通过带教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各种形式,进一步提高新疆同行的医疗理念、病情诊断、临床诊疗的水平,对当地医院的临床学科发展和技术开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手把手的传授,并主动留下个人微信号,愿意建立进一步帮扶合作。
采访时,沈国荣一再感慨地告诉笔者:“义诊时间实在太短暂了,但我会竭尽所能帮助新疆同行,教会他们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经验,为新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维汉民族的团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质朴语言背后,不正是一位医者用行动诠释的大爱情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