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送——最美二院人系列(三)

时间:2018年01月16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看  见
——ICU 付雪


  ICU——Intensive Care Unit用英文表述起来很长,也不好记,所以我更喜欢称它“I SEE YOU”,意思是我看见了你”,这也正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看见”。


  医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服务对象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而医院作为承载医疗活动的容器,我们每天都能看到里面充满了人世间的美好、责任与担当。


  ICU的护士长万晓珍,我们平时都喜欢称她万老师。第一次了解到万老师时我还没有进入二院工作,只是在咱们二院的官网里看到一篇关于她的介绍,里边说:她2005开始参与到新成立的ICU工作,并在成立前夕,把刚满两岁的儿子交给公婆看管,协助护士长,从每一张病床桌椅的安置,到每一位患者的接待治疗与护理,工作量大,可想而知,加班更是常有的事。儿子总会用疑惑的眼神望着她,不解地问:“妈妈,你怎么又要上班呀?”她总是摸摸儿子的小脑袋笑一笑就走了。我那时虽未工作,但也实习过,知道ICU实行的是24小时无陪护制度,病人病情复杂,需要医护人员随时的观察和严密监护,捕捉和及时判断,从容的应对突发情况。更不用说所有的生活护理也都需要护士来完成:擦身体、做口护、翻身、接大小便……无所不包,脏、累、苦、压力大在所难免。我只是实习了一个月就已回家和父母撒娇,叫苦不跌。可万老师连续在ICU工作奉献了12年,这是4380个日夜啊!今年一月我正式进入ICU工作,初来时不免会经常偷偷打量这个让我觉得震撼又钦佩的女人。当时恰逢春节期间,病房爆满,科室工作人员不足,而科里来了一名结核病传染期病人及一名禽流感病人,需要专人轮班护理,这更是加大了科里的工作难度,我每天都可以看到万老师提前半小时到科室逐个询问病人病情,下班也总要拖后几个小时,她带头轮班,进入隔离病房为病人做治疗做护理,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带给病人。交班时一遍遍提醒我们保护自己,注意隔离注意消毒,连清洁工也不例外。我看到有病人忍受不了气管插管的不适,频繁躁动,万老师为了缓和她的情绪,一直站在她的病床旁拉着她的手陪她说话,下班时因心疼病人自己躲在一旁偷偷擦泪。也许正是她的这份精神感染着科室所有的同事,大家都默默无闻的扎实做好自己的工作。接呼吸机!上CRRT!测CVP!……她用一颗真心,带领ICU的护士们为每一个脆弱的生命保架护航。我曾私下偷偷问科里护士,万老师一直都这样吗?她们只对我说了一句话:万老师一直都是咱们科公认的劳模、超人!我不经感慨。因为医院是承载人世间美好的地方。


  有人把人生比喻成一场修行的过程,初始每个人都是一块璞玉,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内心的成长,人生的刻刀一点点留下痕迹,最终演变成一件件活生生的作品,就如我眼中的万老师一般。我见过无论多忙,都要一遍遍巡视病人的医生;也多次碰到过凌晨接到电话火速赶来的科主任,抢救病人直到第二天,才发觉口角干裂,原来已十几个小时没喝水了。其实他们没必要这么做,没有人那么严格地要求他们,但他们还是这么做了,因为医院是承载人世间责任的地方。


  人体各个器官组织间的有效配合使得人体正常活动,医院内各科室间的有效配合使得医院有效运转。听同事说一次突发群体中毒事件,医院启动应急机制,感控、120、急诊、ICU等部门和科室联合采取有效救治措施,与时间赛跑,挽救患者生命;还有脚手架坍塌事件,亦是如此。这都得益于医院健全的应急机制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因为医院是承载社会担当的地方。


  医院犹如众生相,每个人的面目在这里都仿佛鲜活了起来,在这种每天与死神打交道的环境下,我每天都能看见二院人以一种平常心带着纯朴的笑容,利索的在病房里穿梭;看见二院人,工作时闪亮的双眸里迸射出的睿智、执着与坚韧;看见二院人“仁医济民、健康致和”的宗旨与风采。

 


公众号中搜索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扫一扫,收获更多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风投诉电话
投诉电话:
(工作时间:0798一8222323 非工作时间:13879807176)
邮箱:
eryuanxinfangban@163.com
发热门诊:
0798-820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