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启动!动动手指,二医院新青年需要你的支持和鼓励!
又是一年五一假期
请花上几分钟
支持二医院新青年
传播青春正能量
一、投票时间:4月29日——5月2日。
二、投票规则:请先关注二院微信号(否则投票无效),然后遵从内心支持你心中的那份感动。(投票区在事迹简介下方)
爱岗奋进新青年
朱建明(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2005年从事重症医学以来,他深深感悟到“重症”这个词深刻的内涵,这里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阵阵呻吟与忙碌的脚步。
他将“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的科室理念,贯穿于每一次的抢救中,勤恳奉献,锐意进取,在重症专业领域争创一流。医疗服务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信守承诺,践行医疗卫生行风“九不准”精神,有良好口碑。2010年获团市委“优秀师徒”称号,2011年获景德镇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至2017连续获得年度优秀,2017年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廖建云(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该同志在医院神经内科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始终坚守着医者仁心,传承着医者仁术,追求着内心不变的医者理想:“要精益求精,要一丝不苟,要如履薄冰”。历年来,先后荣获市二院感染控制“先进个人”称号、市临床技能大比武“医疗组个人第一名”、市临床技能大比武“院感组个人第一名”、全省首届医院感染控制技能大比武“岗位标兵”称号等。
梁秀婷(消化内科)
主管护师,副护士长。2001年工作至今17年来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护理工作。曾获青年岗位能手、优秀护士、优秀带教老师、多次获医德医风优秀个人,承担市级课题四项,发表国家级和省级论文数篇,工作认真负责,将所学知识与临床相结合,得到了同事及患者的一致好评!
杨慧娟(神经外科)
中共党员,神经外科NICU护士长助理,为干好护理本职工作奠定了坚强的思想基础。在专科方面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对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护理的新方法,在南京学习伤口护理荣获伤口治疗师以来,积极开展工作,在医院开设伤口护理门诊,运用新知识、新方法帮助病人解决了很多棘手的病痛,克服了很多困难,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拓宽业务,在压疮、糖尿病足及慢性伤口方面的治疗与护理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解决患者的痛苦,她不怕脏,不怕累,运用自己所学,诠释了护理工作的新内涵。多次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嘉奖,在工作中收到患者感谢信3次,锦旗2面。
李志勇(超声科)
主治医师。该同志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曾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修,擅长心血管、腹部及浅表超声。积极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查找病因的水平,增强为临床提供及时正确的诊断依据的能力。紧盯前沿技术,积极推动科室新技术的开展。热爱本职工作,认真践行医疗卫生行风“九不准”精神。积极协助科主任工作,做好“传帮带”,努力提高科室整体水平。
唐小鹃(检验科)
共青团员,技士。该同志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积极主动为患者排忧解难。曾到南昌大学一附院进修有关自身免疫性疾病、唐氏筛查以及流式细胞相关新技术,为医院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产前筛查等相关检查带来方便!2017年率先到上海参加贝克曼全自动流水线操作维护培训,并能熟练应用到临床检验中,大大缩减了患者等待报告的时间和检验报告的准确性。
高艳(药剂科)
硕士,主管药师。曾荣获“全市优秀师徒”称号;共发表论文3篇(第一作者);参与省卫生厅课题1项,负责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资助项目1项,代表景德镇市参加第二届中国药师执业技能大赛(江西赛区),获得了第二名。为了完善充实理论知识,曾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为期1年的“临床药师岗位培训”;2017年度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临床药师师资培训”。
创新创造新青年
邹 璇(骨二科)
主任医师。该同志自1995年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在22年工作中,他始终恪守“仁爱、奉献、发展”的职业精神, 在骨科专业工作中,刻苦专钻业务技术,敢于开拓创新,能积极引进骨科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撰写多篇论文在北大核心和全国性期刊上发表。开展脊柱、创伤等微创治疗技术。近期,他积极引进开展“经皮实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体球囊成形术”“颈椎单开门”、“前路经胸腔脊柱结核治疗”等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既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我院骨科的治疗水平。
万雪永(心内一科)
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在科主任及各位老师的带领下,不断开创新技术,新疗法。2012年率先在我院独立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支架植入,2013年率先在我院独立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主动脉球囊反搏,抢救了众多急危重症患者。2017年主要从事胸痛中心建设,开展了包括协作医院及120等单位的大量培训及外出参观,使我院顺利地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单位,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景德镇市二院胸痛联盟,使景德镇市及周边40余家医院加入,极大地方便了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抢救了众多心梗患者。门球时间及心梗患者绕行急诊全省排名第一,获江西省优秀胸痛中心。2010获江西省优秀师徒、2014年景德镇市优秀青年、2016年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刘 奇(神经外科)
主治医师。该同志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4年,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主持完成多项市级科研项目,并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数篇,另于2017年发表SCI一篇。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是其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当全国范围内还在普遍使用传统显微镜以及硬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率先提出经颅电子软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申请了数项国家专利,并于2017年在上海市张江高科895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现在进一步提出可视化软通道技术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数项。先后荣获院级优秀团干和市级优秀团干。
程新富(泌尿外科)
主治医师。该同志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一直在市第二人民医院从事泌尿外科工作,期间,积极协助科室完成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省市共建科室”、“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泌尿外科男科联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医联体”创建工作,负责《免疫组化检测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课题,主持《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课题。积极投身科室新技术的开展工作,在科室开展“经皮肾镜碎石手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腹腔镜下肾、肾上腺、前列腺、膀胱手术”、“彩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等地区领先技术的工作中有突出表现。能熟练进行泌尿外科常见微创手术并能熟练配合上级医师完成高级别微创手术。
李财保(眼科)
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超声乳化是治疗白内障最好的方法,但其难度大,为能让医院自己独立开展这项治疗,2012年医院派其前往广州军区总院学习。为完成使命,他买了两千多只猪眼练习基本操作,无数次夜深人静时,他默默地在显微镜下不知疲倦的反复练习。在广州学习期间,由于有了扎实的基础,带教老师才放心地让其在首长的眼睛上动刀,为了能多点上手的机会,科里其他老师的工作他都尽量给承担下来,科室里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护士说他是她们科多年来最勤奋的进修生。通过其不懈努力,现已能熟练开展超声乳化治疗。
梁璐怡(妇科)
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该同志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0余年,兢兢业业,不断进取,获得市级及院级荣誉多项,在职期间攻读硕士学位,并多次赴往南昌、上海等地进修学习,将国内最前沿的治疗方法带回来。作为业务骨干,协助科主任开展新技术,近期共同开展的经自然腔道单孔腹腔镜技术(NOTES)开创了景德镇市此项手术方式的先例,其中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成为全省首例。参与、主持省级及市级课题多项,并获得景德镇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国家级论文数篇。荣获2015年度景德镇市青年岗位能手、2016年度景德镇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杨卫生(消化内科)
中共党员,硕士,副主任医师。该同志积极响应“成立英语角,开口讲英语”的号召,率先在医院五四大会上用英语发言,并积极配合团委组建英语角,开展系列活动。专业上不忘初心,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为做好胃肠镜而以身试镜,并缀句成文,文章发表后得到了业内外广泛点赞。学术上砥砺前行,先后获得医院“优秀带教老师”、医院优秀论文奖、科室医德医风优秀个人、医院首届“诚实守信好青年”、获全国第三届“美丽人生”病例演讲比赛江西省赛区二等奖、江西省首届“赣鄱论剑”病例演讲比赛景德镇赛区二等奖、《医学界》优秀作者、医院医德医风优秀个人、医院“优秀带教老师”、医院综合考评先进个人、医院优秀宣传联络员等。
刘英华(护理部)
主管护师,护士长助理。该同志于2011年来院后在神经外科从事护理工作,工作认真负责。2012年参加院护理技能大比武获得“青年岗位标兵”称号,后担任神经外科护士长助理,工作更加努力,事事争先,以身作则,多次到省内外进修学习,现在护理部工作,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2018年4月24日参加卫计委与市妇联主办的“景德镇市临床护理技能大比武”,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奖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贾志红(病理科)
硕士,副主任。该同志工作中积极进取,勇于创新,遇到疑难困惑积极解决。独立开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用于乳腺癌HER2及膀胱癌的检测(景德镇市首家),第一负责人主持市课题《FISH在膀胱癌诊治中的应用》,参与国家卫计委课题一项,省卫计委课题一项,熟练将免疫组化应用于肿瘤诊断及肿瘤精确治疗中,在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发表《慢性氟中毒对大鼠骨组织破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
钟素萍(重症医学科)
共青团员,护师。工作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2016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连续肾替代疗法,运用新的知识,更扎实的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患者。2016年参加吉安市重症医学科《镇静镇痛评分》视频比赛第三名。2018年在护理“金点子”征文中,以《改良气管导管引流应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的皮肤护理》获得个人奖。
志愿奉献新青年
江蕙仪(放射科)
中共党员,技师。2018年1月10日上午,为晕倒在地的老人做了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成功地在120的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前使老人成功自主呼吸。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们以及学校领导的肯定。得到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通报表扬,并获得海南医学院“杰出校友”、景德镇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选出的“瓷都好人”等荣誉,成功当选“江西好医生好护士”月度人物”。
郑昭华(信息科)
软件工程师。2018年1月14日,在梨树园小区,一老人因疾病躺在地上,郑昭华上前看望,发现老人面部及手部皮肤苍白,没有了呼吸和脉搏,立即呼叫其女打120(其女称已打),并跪地给老人进行心外按压及人工呼吸,循环持续了9分钟左右,救护车到达到,郑昭华就默默地走开了。他的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王冬莉(心内二科)
主管护师,副护士长。该同志因为工作认真负责,被列入市级应急小组队员;多次获医德医风优秀个人;全院唯一的心血管专科护士,为专科组组长,促进专科护士队伍建设与发展,志愿帮扶基层医院;去年心内二科成立,她勤勤恳恳,团结奋进,科室最脏最累的活都抢着干,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从零起步的科室扶上正轨,并率先成为全院6S管理模范科室,不断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病房的患者,哪位病情危重,哪位经济困难,哪位无依无靠……她都孰知于心,不仅给患者送早餐,还总是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
身为白衣天使的她,时刻准备着生命的召唤,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守护着患者,无私奉献,一往无前!
韩宏景(普外二科)
硕士,住院医师。该同志工作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团结同事,对待患者亲切和蔼,至今保持零纠纷。为了提高医院职工英语水平、丰富业余生活的号召,积极参加英语角的建设与发展,长期以来通过查阅资料、备好课件、组织活动,通过座谈、授课等方式,不断提高大家的英语水平。参与医院胸痛中心专题电影“仁心”的双语字幕翻译及制作。应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邀请至陶瓷大学为留学生讲授健康保健知识,并提高了医院的影响,以己之长宣传医院、奉献医院。
曾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研究生组福建省一等奖(初赛);全国一等奖(决赛)。优秀研究生会干部;福建医科大学第四届模拟国际学术论坛Poster组二等奖。
严晨(骨一科)
中共党员,硕士,住院医师。该同志热爱本职工作,勤奋好学,努力提高自身技能,曾代表医院参加省市卫生应急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个人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工作中曾收住院两位特殊病人,一位颈部脊髓损伤并不全瘫病患,病情较重,由于是外地三无人员,无人照顾,立即请示并汇报上级医师及院领导,为其开通绿色通道,给予及时诊治,并为其提供饮食就餐及照顾。一位精准扶贫病房,由于患者听力及沟通存在问题,只能写字沟通及耐心解释病情。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新青年,通过改善服务,把温馨、优质服务贯穿于医疗服务全过程。
请动一动手指,进入公众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