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 携手抗疫——记市二医院战疫中的铿锵玫瑰

时间:2020年03月05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主动请缨,临危受命 ;他们无惧艰险,忘我工作;他们朝着医院制定的“不漏诊一个、不扩散一例、不感染一人”防疫总目标,冲锋在前,成为医院抗击疫情的硬核力量——战疫最强二院人!


  (一)齐晓燕——感染科护士长



  岁末年初,正值万家团圆欢度春节的日子,新冠肺炎肆虐,席卷全国,形势十分严峻,一场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面对疫情,无数医务工作者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面对疫情,她们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直面人人谈之色变的疫情,坚定地守护着人民的健康与安全,只为抗击病毒的最后胜利。齐晓燕就是无数奋战在抗击一线医务人员的优秀代表。


  1月21日,医院紧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面进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状态。齐晓燕毅然放弃一切休息,没有白天没有夜晚守护在科室,更是没有了春节的概念,与家人简单交代后便全身心投入到我院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临床工作中。医院紧急对感染科的布局进行调整,临时搬迁两间诊室用做更衣室和缓冲间,应感控流程要求必须在两室之间凿墙开门……由于1月22日发热门诊就要24小时接诊排查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为保障发热门诊的正常运转,齐晓燕必须临时制定护理工作流程和各班职责,在一日之内备妥发热门诊所需的各种防护物资、医用耗材和器材等,以及一线医务人员生活方面所需的物品,大到医用防护服和N95口罩、空气消毒机、诊室通风用换气扇等,小到由于诊室不能开空调而需要的取暖器和电源、医务人员就餐用的小饭桌、热水、盒饭保温箱、休息用的折叠椅等等,事无巨细都在她的脑海里一一迅速谋划着。在院领导的正确部署和各部门的全力保障下,终于在1月21日深夜,离1月22日8点第一梯队医务人员到来之前的几个小时一切准备就序。由于有着历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经验,她沉着冷静正确处置,多方申请积极协调,科里缺人手,她就默默地一个人扛下来。等这一切准备妥当已是凌晨1点多钟,走出医院大门,在医院马路对面耐心等候了半宿的爱人赶紧迎了过来,什么都没有问,因为他每天也在关注新闻,深知这个时候妻子定是责无旁贷的。



  在当前全国医用防护物资极度紧缺的情况下,我院防护物资也是极为匮乏,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罩、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等均出现严重短缺的现象。然而,医用防护物资就是一线医务人员上战场的武器,是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生命屏障。在全院医用防护物资库存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正常工作供需,又要杜绝一切浪费,恨不得一份物资掰成两份用才好。她严格进行科室管理,每班亲自分发防护物资,保证了每天抗疫一线医务人员防护物资的供给。春节期间,物资配送人员正值休息尚未到岗,她便不辞辛劳奔波于器械科与科室之间。大年初二的下午,面对器械科发放的一箩筐物资,她正发愁准备分批往科室搬运时,同在领取物资的两名ICU同事见状后,主动提出帮忙抬到科室,当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来自全院不同科室的战友汇聚在此,共同抗疫。发热门诊的更衣室里,接班的医护人员按照防护用品穿戴流程对自己进行全副武装。从最开始的洗手、戴帽、戴医用防护口罩并做密合性测试到穿防护服、戴手套、护目镜和穿防水套靴、鞋套等,一共有十几个流程,一丝疏忽都可能造成被感染的危险,齐晓燕总是反复叮嘱,耐心检查每个人的全套装备后才放心让他们去接班。每当护士岗位轮换时,她都要进行培训,耐心地讲解流程和细节,在她的带领下,科室抗疫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在每天繁重的工作下,既保证了患者就诊有序,又做到医务人员的“零感染”。在工作上她言传身教、严格把关,在生活上关心入微、悉心洞察,她在细心合理的安排医护人员的用餐及休息的同时,非常关心她们的心理及生理状态,尽心尽职的为她们排除困难,使大家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当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为了抗击疫情,打赢这场与病毒的博弈,她扛责在肩,勇挑重担,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二)万晓珍——护理专科组组长



  “重返”临床抗击疫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响应党中央号召,火线驰援武汉,到疫情一线去,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保护更多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每一位医者不变的初心。然而,不是每名医护人员都有机会去到抗疫前线诠释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责任与担当,体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大爱境界。在市二院党委正确领导下,有这么一批医护人员,他们顾全大局、听党指挥,主动填补驰援人员的岗位空缺,积极承担区域防控责任,以默默无闻的方式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万晓珍就是其中的一位。


  疫情当前  主动请缨


  “我自愿支援武汉,我有15年ICU护理经验,10年护理管理经验,请组织上考虑我。”万晓珍一听到驰援的消息就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但医院领导考虑到她身体原因,还是婉拒了万晓珍的请求,派出了重症监护室的其他两位同仁。


  万晓珍心有不甘亦有不舍,心想:我要为前去援卾的战友做点什么。听到他们当晚就要出发的消息,她匆匆赶到医院为他们整理行装,防护用具、消毒用品、备用药物,一件件清点,做好标记。欢送会上为他们拍照,为他们献花,与他们拥抱,直到目送他们远去……


  不忘初心  重返临床


  得知她主动请缨的消息,家人、好友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她既感动又委屈地说:“我没去、没去成,ICU的护士长去武汉支援了。明天我要去ICU上班,那里现在更需要我。”支援武汉是一种大爱,但镇守后方更是一种责任,她顿时豁然开朗。



  大年初二,她从欢送会上接过ICU詹护士长交接的锁匙,当晚就投入到ICU的备战中。重返离开了10个月的岗位,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她迅速了解现有重症患者的基本情况,学习重症监护室新冠防控要求,掌握现有护理人力资源情况、防护物资储备情况,直到深夜也难以安睡。第二天,科室所有病人基本病情、治疗细节等都了然于心,还要盯着医生治疗是否跟进,盯着护士护理是否到位,把ICU的护理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


  为了做好ICU的疫情防控,她第一时间与科主任进行沟通,对所有发热的患者进行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排除新冠隐患,明确感染病灶和治疗护理方案。组织科室全员对新冠肺炎诊疗指南和防控标准、流程规范反复学习和操练。进一步完善科室探视制度和消毒管理制度,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并充分做好随时接收新冠重症患者的准备。从呼吸机吸入呼出端过滤器的更换,到电脑键盘甚至门把手的消毒;从防止气溶胶喷溅密闭吸痰防护物资的准备,到防护服的穿脱培训;从疫情防控知识的家属宣教,到门禁探视的反复与家属沟通……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心系战友  全面防控


  万晓珍心里最牵挂的还是武汉的疫情,最担心的还是在一线抗疫的战友。尽管经过一天高强度的工作,身心已经很疲惫了,但她坚持每天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关注武汉的疫情,通过微信关心武汉前线的战友,提醒她们要注意自身防护,询问他们家中有什么事情可以代为办理,为他们加油鼓劲。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广泛宣传科学防控知识,组织家人、朋友等科学防控。家人担心她身体吃不消,丈夫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孩子学会了煮水饺、下面条,为的是让她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疫情阻击战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疫情反弹风险不可忽视。万晓珍将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院党委和护理部的疫情防控部署上来,坚定必胜信心,坚守职责使命,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更多贡献。


  (三)方海霞——急诊科护士长



  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防控形势严峻,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主动扛起责任担当,医护同行,日夜坚守,奋战一线,全力以赴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急诊科作为医院的最前线,在医务科、护理部、感控科的带领下,迅速调整病房布局,将急诊病区紧急升级改造为发热隔离病房,筑起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抗击新冠病毒的第一道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面对疫情挺身而出,是每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护士长方海霞以身作则,冲锋在急诊科抗疫的最前线。她一边带领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穿脱防护服专业培训,另一边对于上班期间的护士不能及时参与培训的,她便利用休息的时间为她们“补课”,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人人过关,保证护理人员的防护安全,降低病毒的侵害,更好的保障瓷都人民健康。交接班时,她总是反复叮嘱护士们做好防护,并亲自检查防护措施合格后才放心。疫情当前,抢救室、发热隔离病房、输液大厅、预检分诊的每次排班,方海霞都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每名护士的特长,明确各班护士职责,使病房护士像坚固的小齿轮般,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确保升级改造后的发热隔离病房立即运转起来。


  咽拭子采集是临床护理中十分危险的操作,一些护士此前并未采集过发热患者的咽拭子,临危受命,难度巨大。每次采集前,方海霞都会和护士一起回顾咽拭子采集流程,并在一旁耐心指导,并提前准备好用物。有时,当医院其他科室遇到发热患者,需要帮忙采集核算咽拭子,方海霞便毫不犹豫,带上科里的护士一起帮忙采集并分享采集的经验。她说“护理部是个大家族,急诊护理团队是家族的一员,越是危险困难的时刻,越应该守望相助”。



  从大年三十晚上至今,方海霞始终扎根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第一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可是家里却没有她的影子,三岁儿子在家里哭诉:“妈妈不要上班,在家陪宝宝”,方海霞的婆婆带着宝宝在医院外远远的来看她。方海霞只好告诉宝宝:“乖崽,妈妈和很多叔叔阿姨在打怪兽呢,我们把怪兽打跑了,妈妈就回来了”。宝宝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方海霞的家人虽很心疼她却也十分支持她的工作,再三叮嘱她上班的同时注意休息,家里和宝宝不用她担心,给她筑起了坚实的后盾。


  急诊科的护士大多都是90后,对她们,方海霞也是“操碎了心”。“平日里感觉她们还是长不大的孩子,关键时刻站出来是个顶个的战士”。每个护士的情况,她都了如指掌,有擅长沟通的护士分配在预检分诊处,有心思细腻的护士分配在病房的工作,有性格外向、更擅长急救护理偏向于抢救室工作模式。她的做法让急诊科的每一位护士都感到暖心,科室的护士们纷纷主动请缨,要求进入隔离病房上班。


  同时抗“疫”中,急诊科还时刻准备着急、危、重患者救治工作。方海霞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在抢救室时总会出现不同的危重患者,一天,遇到一位呼吸困难的患者,发热达38.8摄氏度,血氧70,需立即抢救。等不及穿医院为她们准备抢救时的防护装备,在保护自己和抢救他人之间,方海霞选择抢救他人在前,她带头冲在最前面,给急诊科的护士们增强了信心,也一个个勇敢上战。


  因疫情防控布置,很多医院普通门诊停诊,医院急诊患者急剧增多,方海霞统筹调配科里护理力量。疫情期间,急诊科的护士们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方海霞为了保证急诊护理工作正常运转,同时让当班护士不增加过多压力,主动在诊室外帮忙分诊,让下班的护士得到正常的休息。对于紧凑的排班仍然出现人员不足现象的,她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提议,使24小时运转的急诊预检分诊处井然有序。


  在疫情面前,不论形势如何,方海霞每次都会提前为上班人员准备防护物资,工作再忙,也会做好及时传达医院下达的指令的枢纽和桥梁。医院党政工团对急诊科的关怀慰问,让方海霞很感动,她在第一时间将指示精神传达给护士们,将慰问物资发放到护士手中,让一线的急诊医护人员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在方海霞的带领下,急诊科的护士们因为温暖而不在恐惧,因为有了信仰而能坚持! 她说:“疫情并不可怕,我们有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科学防控,和睦的春风将很快荡尽病毒的阴霾”。


  (四)周敏——血透室主管护师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开来,病毒肆虐、感染人数攀升、疫情严重,国家迅速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医院也立即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布置会议,医院第一时间组织了三批护理梯队的应急人员,确保发热门诊有序运转。


  周敏作为一名有着25年护龄的共产党员,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义不容辞,勇于向前,要发挥护理人的表率作用。随即她第一时间报名申请奔赴一线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要用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知识和经验为人民解除的痛苦,用实际行动回馈医院对她的多年培养。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周敏并没有退缩。用她的话说,因为她是医务人员,抗击病毒就是她的职业使命和职业担当;也是因为她是一名中共党员,冲在一线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就是她的职责。


  大年初二,周敏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护理第一梯队成员,被紧急调派至发热门诊开展护理工作。她克服了家庭困难,舍小家顾大家,以大局为重,立即投入工作。当时,发热门诊的就诊患者非常多,工作量特别大,她每天在认真地做好每一位患者的体温测量、抽血、采集咽试子、并做好登记的同时,还不忘安慰患者。在工作期间,她深知医院的防护物资特别的缺希和珍贵,为减少防护用品损耗,她可谓是千方百计,每次上班都提前几个小时开始禁食禁饮,一工作起来就是连续6-7个小时。为克服因呼出的气体模糊护目镜看不清穿刺患者的血管,她就用手摸索着患者的血管走向进行穿刺。为配合医院做好发热病人的排查工作,认真的核对每一位患者的身份和流行病学史,遇到情况及时汇报,每天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坚守在岗位上。



  2月7日,医院将要接收来自兄弟医院的50余名血透病人时,本就繁忙的血透室这下工作量就更大了,护理人员极度紧张。此时,周敏接到护理部的紧急通知,把她调派回血液透析室工作,紧急增援科室护理力量。然而也就在此时她的父亲因突发脑梗被120紧急送入医院抢救治疗。周敏的父亲曾因高血压、心脏做过介入手术,多发性脑梗,此次再次因突发脑梗住院,情况危急。此时一边是护理人员紧缺的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一边是生病需要她照顾的父亲,她二话没说,坚持先做好每天血透护理工作,确保让血透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而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后她,这才匆匆赶去病房照顾自己的父亲。这些天以来一直这样坚持着,但她从未叫过苦、叫过累,也从未请过一天假。“在科室最困难的时候,在大家共同抗击疫情的时候,我更不能退宿,我要与全科人员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周敏这样说。



公众号中搜索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扫一扫,收获更多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风投诉电话
投诉电话:
(工作时间:0798一8222323 非工作时间:13879807176)
邮箱:
eryuanxinfangban@163.com
发热门诊:
0798-820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