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时刻 “我是党员我先上”——记市二医院抗新冠肺炎临时党支部书记彭慧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主动请缨,临危受命 ;他们无惧艰险,忘我工作;他们朝着医院制定的“不漏诊一个、不扩散一例、不感染一人”防疫总目标,冲锋在前,成为医院抗击疫情的硬核力量——战疫最强二院人!
“彭主任、彭主任,这里是发热门诊,刚刚接收一位发热病人,身上没带钱,也没有家属陪同,请速来!”这是日常彭慧刚的步话机中传来的急切声音,而且他的通话记录里满满都是医院各科室的来电,数一数,单是一天的接听量就有两百多个。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的防控局势,市二院党委经讨论决定立即成立抗击新冠肺炎临时党支部,彭慧刚临危受命为临时党支部书记,专门负责协调该院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之下,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是抗疫的最前线,也是最危险的地方。据介绍,从大年二十六到正月初六,该院发热门诊几乎每天都要收治百名左右的病人,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可想而知。面对困难,彭慧刚任抗击新冠肺炎临时党支部书记,与护理、感控、公卫、院办主任4位支委和数百余名主动请战的医护人员组成移动堡垒,投入抗疫的一线战斗将党旗插在了最前线。
靠前指挥 雷厉风行敢为先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彭慧刚忙而有序地总领着全盘的医疗救治工作。“彭书记想在前、干在前、冲在前,我们是大年二十六上午接到通知调整病区,彭书记当即就带着支委的党员小分队清空急诊病区,全科医学科将病人分流到其他科室,并立即严格按照感控标准动手改造,设立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以及发热门诊、发热门诊留观室、留观床、急诊医学观察病房,一直忙到凌晨1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改造,时刻准备接受市卫健委调配的救治任务。他还连夜组织专家讨论创立了抗击新冠肺炎的各种应急制度、管理流程。”急诊科护士长方海霞这样说道。
彭慧刚为制定更为贴近实战的诊疗流程,整整驻守在发热门诊5天,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凌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这样在他的带领下,救治组务实高效完善流程、建章立制、组织培训。这些制度和流程,对医疗救治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起到关键作用,对一线医护人员无疑是定海神针。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在得知武汉医护人员紧缺,急需驰援的情况后,临时党支部院而发挥党支部移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递交了援鄂请战书,全院医护人员请战书400,一份一份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不断的向武汉一线的同袍们呼唤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与子同袍、与子同泽。”最后由徐立新、余小云、詹勇慧、高梅梅4位勇士加入江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踏上最美逆行的征程,市二院是我市第一批派遣医护人员最多的医疗单位。“党员践行入党誓言的时候!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我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呼吸内科副主任、内科党支部书记徐立新在请战书中这样写道。彭慧刚虽为未能上最前线感到遗憾,但他深知抗击疫情没有所谓后方,每时每刻都是在战斗,他要与“战友们”一起奋力为瓷都人民筑起高高的健康防护墙。
身先士卒 坚定理想展担当
“比病毒更顽强的是我们医者的底线,比病毒传播更快的是我们医者的仁爱”!这是临时党支部的口号。“不忍”、“不退”、“不懈”是党支部向二院全体同仁的精神感召。党支部是提供动能的坚强堡垒,每一名党员都在拼尽全力。“元宵那天晚上6点左右”,彭慧刚回忆道,支部照常开完每日工作例会,刚到家准备吃口团圆饭,步话机就响起:“发热门诊,CT室报有位高热疑似患者,请速来”!“病人在原地休息,速请CT室主任再复查,我们马上赶到”。10分钟后,立即召开诊疗领导小组会议,该患者满足初步诊断标准,一时间专家、护士、化验室、后勤全部动了起来,抽血、采咽拭子、复查CT……可就在这时,步话机又传来“发热门诊,刚接收一名昌江村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请速来”!专家们又马不停蹄为该患者会诊,排除疑似病例可能。凌晨2点,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大伙顿时松了一口气。但是,工作并没有结束,患者一系列救治流程和治疗方案,还需专家组紧急复盘、商榷、敲定。这么急,为什么?彭慧刚说“只有不断推敲,完善PDCA,才能精益求精,守好瓷都百姓健康的大门”。
第二天早上7点,彭慧刚照例对发热门诊开展巡查,他要在一天伊始就协调好所有物资后勤、信息、医护配置等问题。还要掌握每个病区情况、危重病人情况,安排组织讨论危重、疑难病例,拟定治疗方案,提出临床需求。九点,他又组织召开支部会,为党员们鼓舞士气、坚定信心,许多青年医师表示“我就是在他忘我奋斗的精神感召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然而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个时间是一天工作的开始,而彭慧刚和他的“战友们”无缝衔接、连续作战、一刻也不肯懈怠。
忠诚为民 抗击疫情甘奉献
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为减少社区居民外出和医院门诊人员聚集,方便慢病患者不出门也能看病,彭慧刚带领党员志愿者们于1月31日率先开展了为“慢性病患者上门送药”活动。尤其在2月7日暂停普通门诊后,更加大了力度,扩充了党员志愿者队伍,全力保障能够及时准确的将药物送至患者手中。
即使雨再大、风再烈,他们也从未停止脚步。截至目前,共接听预约送药电话200人次,覆盖11个街道23个社区,为两百余户居民进行了上门开处方和送药上门服务。有位阿姨在接到药品时说:“太感动了,你们在特殊时期不顾自身安危,为我们送药送温暖,真是谢谢了!”
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市二医院接管了兄弟医院58名血透患者。彭慧刚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协调。由于是转诊过来的患者,对他们的病史不清楚,贸然让他们到血透室做血透,对所有患者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彭慧刚和支部人员连夜制定诊疗方案、紧急调配人员,确保所有治疗工作有力有序进行,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连夜召开临时党支部会议
他是冲锋在抗疫一线的“战士”,同时也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家里不可缺少的主心骨、顶梁柱。彭慧刚的爱人作为援疆教师即将远赴新疆工作,孩子高中的学习生活异常的紧张,都是需要陪伴的时候。可是作为家人需要的丈夫、儿子、父亲。彭慧刚整个春节期间基本没有在自己家中吃过一顿饭,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即使是深夜回到家中也是在电话中协调工作,早上一睁开眼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安排组织疫情防控工作。妻子曾抱怨道“你现在那么忙、那么累,过年也见不着你,等我走了,上高中的儿子怎么办,不用管了”?他回道“现在是防控疫情关键时期,我必须挺身而出,儿子现在大了,会体谅的,放心吧”!妻子只能无奈叮嘱说“记得不要连轴转,能睡就稍微睡一觉,别累垮了”,随着一个又一个电话催促,他简单的回答“会的”又跑到一线发热病房去了。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就是这样一个义无反顾,遇事死磕的人”,彭慧刚的搭档刘奇医师这样评价他道。“没啥,尽医生的天职而已,何况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过是用责任和担当践行初心和使命”!彭慧刚微笑地说着,笑容中带着坚毅和对战“疫”胜利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