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生命——市二医院神经内科成功救治一脑栓塞患者
近日,市二医院卒中中心取栓成功救治一名脑梗患者。
半小时疏通复杂血管
手术进行中
4月15日8时许,一名80岁女性患者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入住市二医院。经了解,患者有多年冠心病、房颤等疾病,入院时神志呈昏睡状态,住院后,诊断为脑栓塞、冠心病、房颤、高血压3级,考虑房颤血栓发生脱落,造成脑部血管栓塞,情况危急,命悬一线,急需手术治疗。如不及时进行手术,后果不堪设想。院领导知悉后,立即启动卒中中心应急预案,由院长助理宋波亲自指挥协助协调,经多方协作救治患者,该科室3位专家、骨干医生(聂武琼主任医师、聂新来副主任医师、张宏祥主治医师)、麻醉医生吴晓峰等迅速到场。
卒中中心团队紧急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一场紧张有序的抢救拉开了序幕,团队紧急为80岁患者实施脑血管造影+血栓取出术。造影发现患者为右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考虑患者年龄大,果断选用Sofia 抽吸,两把血流再通,历经30分钟全力以赴的救治,手术顺利完成,成功取出血栓,术后患者被送入神经内科,术后第二天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清晰,患肢肌力4级 ,基本正常恢复。患者对查房的神经内科副主任聂新来说,非常感谢市二医院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优化流程开辟“绿色通道”
在急诊脑卒中治疗中,“时间就是大脑”。尽可能在发病后快速就医并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溶栓及介入取栓血管再通治疗,才能最有效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个会危及生命的严重的神经科急症,发病后争分夺秒果断就医尤为重要。”神经内科负责人聂武琼主任医师介绍到,从卒中患者到院至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NT)越短,介入取栓手术脑血管再通时间越短,越能体现一家医院的急性卒中救治水平。每一个环节缩短哪怕是几秒钟,对患者来说都是争取生命的有效时间,意义重大。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作为国家脑防委授牌的“高级卒中中心”,早在2018年就开辟了急性脑梗塞溶栓的绿色通道,集中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介入室、影像科、麻醉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的诊疗资源,实现多学科协作,无缝对接,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完善相关检查,进入相应就诊流程,节约救治时间和医疗成本,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院对神经介入的发展高度重视,紧跟医学前沿开展支架取栓技术,派专人外出学习进修,现已掌握全部两种取栓装置的操作技能,又优化调整卒中中心各方面的流程环节,至今成功救治了数百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绿色通道,极大地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神经内科负责人聂武琼主任医师介绍说,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脑卒中)、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规律饮食,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良好的生活的习惯,戒烟戒酒,同时按时吃药,定期到医院检查,预防房颤的发生。
链接: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最早成立的神经内科专业科室,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6人,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硕士研究生1名 。2012年,获景德镇市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2012年,科室成员代表全市参加首届江西省感控知识竞赛荣获团体一等奖。
科室率先在市内开展脑脊液置换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填补市内空白。较早开展了脑梗死溶栓、脑血管数字成像血管造影术(DSA)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已成功救治了大量脑出血、脑梗死、癫痫持续状态、重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肌无力危象、呼吸肌麻痹等危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