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ERCP术,小创伤里的大乾坤——市二医院肝胆外科开展无痛ERCP取石术
ERCP(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uaphy)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无痛ERCP术即在静脉麻醉下完成ERCP操作,在整个操作中,患者无痛,配合性好,用于检查和治疗胆管及胰管内的特定病症。这种手术能帮助医生对病情做出重要的判断及采取相适应的治疗手段。胆胰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在维持人体生理机能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胰系统疾病(如胆胰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胆管癌、胰腺癌等)发病率越来越高,无痛诊疗性ERCP技术开展为胆胰系统疾病的诊疗开创了新的时代,是一项令人叹为观止的革命,不仅使得胆胰系统疾病诊断更为准确,同时可以进行内镜下治疗,免除了外科手术,避免了外科手术的风险高、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的弊端。
以前胆总管结石常规行开腹手术或微创胆总管切开取石,均需留置T管8-12周,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如今,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在余燕傧主任带领下,率先在市内开展无痛ERCP+EST+取石+ENBD,DSA联合内镜取出胆总管内结石,为众多疑难胆胰疾病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余燕傧主任以高技术人才引进我院不到一月时间内,已经完成无痛ERCP取石术10例,经ERCP途径行胆道支架置入1例,DSA联合内镜行胃肠吻合口狭窄段置入食道防反流支架2例,均已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获得患者一致称赞。
病例一:患者俞先生,男,78岁,反复上腹部胀痛不适1年余,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1月,考虑胆总管结石,既往有高血压3级、脑梗塞病史,长期服用降血压、抗凝药物,常规手术,风险极大,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手术风险,经余燕傧主任及肝胆团队慎重考虑下,决定行无痛ERCP术,顺利取出胆总管结石,取得良好手术效果。
病例二:患者季先生,男,82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伴发热1周,考虑左肝内胆管恶性肿瘤,胆总管下段结石,既往曾因冠心病行心脏支架置入,3级高血压,2型糖尿病,脑梗塞,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降压、降糖药物,高龄,基础疾病多,晚期胆管癌,余燕傧主任带领肝胆外科团队反复研究患者病情,决定采取创伤小、恢复快、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最佳手术方式,无痛ERCP取石及胆道支架置入,顺利完成操作,效果明显。
病例三:患者金先生,男,70岁,1年前曾在上海某三甲医院因胃癌行全胃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患者出现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渐进性黄染,及进行性吞咽困难,考虑胆道梗阻及胃空肠吻合口狭窄,患者及家属反复到处求医,及服中药治疗,效果差,病情持续进展,就在患者家属一筹莫展之际,听说余燕傧主任无痛ERCP技术治疗好了很多黄疸和梗阻患者,经多方渠道联系到余主任,经仔细询问病史及研究患者检验指标和影像图片,余主任及其团队决定对患者行经PTCD途径胆道支架置入及DSA联合内镜下行胃空肠狭窄吻合口置入食道防反流支架,手术顺利,疗效明显,目前患者黄疸已退,并能进食软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胆胰疾病具有复杂、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无痛ERCP技术开展,开启了胆胰疾病内镜治疗新时代,对于胆胰疾病的诊治中将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团队在余燕傧主任带领下不断发展和推广新技术,不断攻坚克难,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学习,与广大医疗同仁们一起努力,携手共进,造福景德镇及周边地区的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