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市二医院开展2022年江西省护理学会“5.12”国际护士节科普周活动
为倡导“健康中国”理念,落实健康传播,强化“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提升心肺复苏操作技能,提高全民心肺复苏技能普及率,市二医院于5月13日与景德镇市未成年人专门学校联合开展“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安全护航 健康生活”2022年江西省护理学会“5.12”国际护士节科普周活动。
活动伊始,由市二医院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徐立新向大家介绍新冠病毒的发展史,指出新冠病毒已由德尔塔毒株变种为奥密克戎毒株,其传播力是德尔塔毒株的3-4倍,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所以,一定要增强防护意识、落实好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有研究显示,如果新冠病毒感染者不戴口罩,健康的接触者戴口罩,其感染率是70%;如果新冠病毒感染者戴口罩,健康的接触者不戴口罩,其感染率是5%;如果两者都戴口罩,则感染率是1.5%。因此,掌握科学的佩戴口罩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呢?首先要在正规的商店购买医用外科口罩;其次佩戴时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应遮盖口鼻,调整鼻夹至贴合面部。
疫情戴口罩切记: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不要上下或内外反戴口罩,更不要戴口罩时露出口鼻;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密合性。
新冠病毒不仅通过呼吸道传播,还能通过接触传播,所以勤洗手、勤消毒,避免直接用手接触鼻眼口,也是必要的防护措施。那么如何正确洗手呢?掌握七个字即可“内外夹弓大立腕”。但要注意,每个部位不能少于15秒,一定要用流动的水清洗。
我国每年大约有50多万心源性猝死事例,其中87.7%致死案例发生在医院外,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猝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因为它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掌握了心肺复苏,就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
副主任护师叶冬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步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并由志愿者进行操作分解,使大家初步理解操作要点。
第一,评估现场,确保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第二,判断意识,拍打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叫,观察患者有无应答;若丧失意识立即大声呼救并拨打120;
第三,判断生命体征,10秒内完成听呼吸看胸廓,摸颈动脉;若无反应则立即行心肺复苏;
第四,CPR体位,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有效按压30次;
第五,清理呼吸道,有效开放气道,口对口吹气2次;
第六,按压呼吸比30:2,五个回合为一个周期。
随后要求在场的所有同学进行操作练习,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抠细节、抠动作,对小口诀进行逐字剖析,加深了同学们对CPR的理解。
心肺复苏小口诀:
轻拍重喊看意识;发现问题早呼救;
仰卧解衣松领口;没有脉搏按胸骨;
开放气道保呼吸;三十比二轮流做;
五个回合一周期;生命之光你我他。
活动最后,护理部主任汪迎春对此次活动作了总结,她指出,面对严峻的疫情,我们必须做好个人的卫生防护,同时针对心脏疾病患者的年轻化,普通大众掌握基本及有效的抢救技术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