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记市二医院核酸采样队

时间:2022年12月05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面对突发疫情,有这样一群人挺身而出,请战出征的有之,团结互助的有之,他们在疫情面前构筑了一堵铜墙铁壁,无坚不摧,守护一方。他们以脚下之铿锵、心中之信念、肩上之担当、眼里之希冀,用月缺不改光的奉献,剑折不改刚的坚毅,从疫情初始的紧急关头到今天的关键时刻跑出了追光者的姿态与加速度。



  11月19日凌晨3点,一阵电话铃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接上级紧急通知,医院需抽调165名采样人员参与我市核酸采样工作,不到半小时,这支由130名护士、35名医技人员组成的采样队伍就这样在星光下诞生:他们中有夫妻双方共同战疫的、有70、80、90、00后等不同年龄层的,他们是女儿、是母亲、是丈夫、是父亲、更是一名光荣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排除万难,星夜集结,站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战“疫”以来,这支核酸采样队伍一直驻扎在任务重、风险高的区域,负责所在社区和核酸采集点的核酸采集工作,队员们每天两三点便要起床,有些队员彻夜难眠只因怕睡过头,耽误出任务。凌晨4点,队员们纷纷来到酒店大厅互相查看防护穿戴、互相叮嘱、整装待发;凌晨5点,所有队员各就各位,与社区负责人、志愿者共同开启一天的采样序幕,每人每天都承担了大量的采样工作任务,经常是几个小时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胳膊、背部酸痛不已。



  但是即便如此,队员没有一个因为苦而喊停,没有一个因为累而叫屈,相反的是每日群内队员之间相互鼓励和协调沟通,遇到问题各个击破、一一化解。社会面核酸采样是疫情防控诸多措施中的首要环节,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无论在高风险区还是在低风险区,队员们坚持用专业的态度做专业的事情,这是医务人员慎独精神的最好诠释!



  这是市二医院在此次战役中最早派出的一支队伍,也是坚守岗位时间最长的一支队伍,队员们一直用行动践行着医者担当,用担当书写家国情怀,用情怀治愈当下的不安与焦虑,他们是战“疫”队伍里的追光者。


  01 破风,携队追光前行



  “疫情下,我们更要乐观、积极向上”,这句话采样队队长、神经内科副护士长叶慧琴常常挂在嘴边。疫情以来,她和队员一直奋斗在一线,整整六天不曾宽衣入眠,只能偶尔躺在酒店沙发上休息,因为随时可能接到命令出发。“每天都很忙很累,但感觉很充实,每天忙完都只想躺着睡会儿。”连续几天高强度的工作加上熬夜上火,她嗓子都发不出声了,却还坚持在凌晨三点出任务,继续如陀螺般不停忙碌。


  02 夫妻“战场”相逢



  在一次执行物资搬运任务的过程中,孙开龙没有想到会在抗疫物资集散点和身处不同小分队的妻子吴鑫萍相遇。当时孙开龙正在搬运物资,人群中隐约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循声望去看见一个大白正穿梭在楼宇之间进行核酸采样。他走到大白面前试探性问了一句,你是吴鑫萍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孙开龙瞬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眼角湿润。数日未见的两人几句寒暄之后,便匆匆告别,接着去完成各自的工作。



  03 坚守,彰显青春底色



  凌晨五点,徐亚运和搭档正走在老巷子里前往居民家采样,经过前一天不眠不休的连续工作,他们已经筋疲力尽。就在这时,因看不清楚前方的台阶,徐亚运一脚踏空,直接摔倒在地,随即出现右侧踝关节活动障碍,但他没有就此停下来,因他清楚临时调派人员会耽误更多的工作,徐亚运强忍疼痛,在搭档的搀扶下咬牙坚持完成了该楼栋的所有核酸检测。回到住所才发现右踝关节肿胀厉害,每行一步都疼得钻心。尽管如此,他还是拒绝休息,依然带伤留在一线。“现在队伍缺人,工作量又大,我不能走”徐亚运说道。



  04 藏在零食包里的牵挂



  眼科护士长余亚萍是采样队伍里的一员,同时也是一位高中生以及一位年幼孩子的妈妈,接到各科室调派人员参与采样的第一时间,她便把自己列入了名单。那天,余亚萍恰巧被分到自己家门口的点位执行任务,女儿看到妈妈后惊喜万分,飞奔回家,把早已准备好的零食包交到了妈妈手中。回到住处,余亚萍在整理零食包时,看到了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纸,字里行间都是女儿对***爱意与牵挂。余亚萍再也掩藏不住心中对家的牵挂……眼圈一下就红了起来。





  核酸采样队里有多少位成员就有多少个不一样的迎难而上,这支队伍犹如星河璀璨,不仅有光更有力量,队员们将团结一致,追光前行,继续迎着黎明奔赴而去,因为总有一些坚持,会等来最美的花开!




公众号中搜索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扫一扫,收获更多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风投诉电话
投诉电话:
(工作时间:0798一8222323 非工作时间:13879807176)
邮箱:
eryuanxinfangban@163.com
发热门诊:
0798-820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