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医院成功开展我市首例肺栓塞介入置管溶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73岁的张大妈,近日因突发左侧胸部疼痛并加重呼吸困难到市二医院就诊,心脏血管彩超提示右心扩大,三尖中度返流,重度肺动脉高压,收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进一步诊疗发现,张大妈因一月前肋骨骨折术后长时间卧床,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大的血栓脱落进入到肺动脉,如不及时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洪晓主任率领介入团队经过缜密的术前讨论,于近日为张大妈顺利实施肺栓塞介入置管溶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成功解除肺动脉栓塞的危机。该溶栓治疗必须经过心脏进入肺动脉,操作过程复杂,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在我市尚属首例。
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为突发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与发绀,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其病死率为30%。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是患者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那么一旦出现怎样预防致死性肺栓塞呢?下面为大家科普一下微创新技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腔静脉滤器是一种保护装置,就像一张捕鱼网,通过微创方法置入下腔静脉,好比放在患者血管内张开的“保护伞”,网住了通往心血管和肺部的致命“栓子”,滤器的重要作用就是在脱落途中将血栓有效拦截住,由此起到预防肺动脉栓塞的目的,使肺动脉栓塞发生率大幅降低。
该项新技术特点是微创、快速、痛苦小,并发症少,无需“开膛破腹”和全身麻醉,仅需在患者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实施如芝麻粒般的微小穿刺点,将滤器置入,同时为患者进行了药物溶栓治疗,使血栓消除得更加彻底,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肺动脉栓塞的发生。术后,患者身上除2毫米的细微穿刺口外没有其他创口,成功解除了肺栓塞的致命威胁。该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介入治疗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适应证
1.下腔静脉、髂股静脉及下肢深静脉内存在游离、悬浮的较大血栓。
2.下腔静脉系统内存在血栓,但伴有抗凝治疗禁忌证,如明显的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3.已经发生肺栓塞并有可能再次发生肺栓塞者。
4.慢性肺动脉高压伴高凝血状态。
5.老龄、长期卧床伴高凝血状态。
6.各种血栓清除术前。
7.骨盆及下肢严重创伤,伴有或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者。
大部分放置的是临时滤器,一般2周后要取出的。这小小滤器作用大,充当生命“保护伞”,阻挡栓子防肺栓,关键时刻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