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一例听神经瘤切除术
近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听神经瘤切除术,完全切除肿瘤的同时,不仅成功保留了面神经,还保留了患者的听力,使其免受耳聋和面瘫的困扰。此次手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神经外科显微操作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48岁的李先生,经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左侧桥小脑角区28×21毫米肿物,压迫脑干,考虑听神经瘤。电测听提示左耳中高频率耳聋(重度)。据神经外科主任刘隆茂介绍,手术切除是听神经肿瘤根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该项手术难度较高,需要综合显微镜外科手术的优势以及团队的紧密配合。考虑到患者听力已有下降,为保留残余听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外科团队经过严密的术前讨论,一致决定采用最适合患者的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的手术方式。
2月24日元宵节当天,神经外科团队历时约7小时,为李先生顺利施行了显微镜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左侧桥脑小脑角听神经瘤切除。术中,通过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技术,利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进行术中面神经的实时动态监测,几度克服乙状窦前移、硬脑膜低位以及脑干、桥小脑角区丰富的神经、血管损伤等几大难关,最后完全切除了肿物。术后,患者情况良好,未出现脑梗、脑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偏瘫等并发症,听力水平也和术前一样,患者及家属十分满意。目前,患者已经开始接受前庭康复训练,即将康复出院。
此次手术是神经外科团队自2023年以来开展的第五例听神经瘤手术,患者目前均恢复良好。作为市领先学科,神经外科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近一年内还完成了四例垂体瘤、四例复杂的脑膜瘤以及三例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等手术。团队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听神经瘤科普
听神经瘤是指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为良性肿瘤,确切的称谓应是听神经鞘瘤,多见于成年人,发病高峰在30~50岁,20岁以下者少见。目前暂无有效药物,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也可行放射治疗。若有听神经瘤家族史者,建议做好遗传咨询,降低后代的发病率。
诱发听神经瘤的原因
不良的生活习惯:抽烟饮酒等,长期熬夜。
生活压力过大: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下,自己不会调节。
情绪不良: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状态会影响患者。
听神经瘤的典型症状
进行性听力减退和耳鸣,少数以突聋为首发症状,约10%以眩晕为首发症状,因前庭功能代偿而眩晕逐渐消失。较早出现三叉神经受损,同侧面部麻木、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头晕、走路不稳,较晚期出现头痛、面瘫、多颅神经受损及小脑功能障碍。晚期可出现颅高压症状及脑干受压症状。
如何治疗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以手术或放射治疗为主,暂无药物治疗。听神经瘤首选手术治疗,可以完全切除、彻底治愈。
预防听神经瘤的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熬夜。心情开朗,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调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可以每天慢跑10~15分钟,对预防听神经瘤有很大好处。
责任编辑 | 祝心韵
校 对 | 张 颖
一 审 | 朱亚平
二 审 | 王海波
三 审 | 李映坤
文稿来源 | 神经外科 刘隆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