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专科导管护理水平 推动专业领域创新发展——提升专科导管护理水平 推动专业领域创新发展——全市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培训工作坊在市第二人民医院举办
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国家对护理专业质控改进目标,从临床现状来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占导管感染类型中的67%,其感染途径60%来源于腔外,腔外途径感染是由皮肤表面细菌沿导管表面生长所致,因此预防导管感染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对指导血液透析临床导管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导管接头的维护、置管敷料的选择、感染预防的措施以及质量改进的持续都是降低导管感染的关键。
为提高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水平,从临床实践出发,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进一步强化患者安全,由市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办,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全市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培训工作坊于3月19日在医院党群服务中心举办。护理部主任汪迎春对前来参会的全市各医疗单位护理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她指出举办本次工作坊旨在为大家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血液净化领域的共同发展,通过实践案例的分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讨,寻求导管护理的最佳方案。
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是患者维持生命的通路,具有对血流动力影响小、无需反复多次穿刺的优点。但是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导管维护意识薄弱或操作不规范,易导致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郑滢以《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为题,对该问题进行了解读。她强调,规范的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关键。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有风险意识,认识到每一步导管操作都必须严谨、规范,前瞻性、系统性实践导管护理工作规范,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导管的安全使用。
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环节把学习氛围推向了高潮。培训老师现场演示讲解导管的封管、固定及更换敷料,并让学习人员实践操作,把常规的“讲—听”模式,变为“讲—听—练”的新模式。参加培训的人员现场被分为4组,进行实操演练比拼,主动参与学与练,活跃了现场气氛的同时还掀起了一股讨论的热潮,大家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开展讨论,也将工作经验与同仁进行了分享。
此次培训工作坊以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培训为主题,以开放式、互动式、实践式的学习模式,促进了护理同仁间的学习交流及经验分享,不仅提高了导管护理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还增强了血液净化护理专业素养。工作坊还强调了实践性、交互性和反思性,让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意识到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增进沟通的能力,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为推动专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责任编辑 | 祝心韵
校 对 | 张 颖
一 审 | 朱亚平
二 审 | 王海波
三 审 | 李映坤
文稿来源 | 血透室 郑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