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生命营养通道,经皮透视下胃造瘘术(PRG)为复杂吞咽障碍患者点亮希望

时间:2025年06月2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面对食管严重狭窄,传统方法束手无策,80岁的张老伯却在PRG技术下重获“营养生命线”——仅20分钟微创手术,术后第三天便通过腹部细管开始进食。


  近日,市二院肿瘤科成功为两位高龄吞咽困难患者实施了经皮透视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Radiologic Gastrostomy, PRG),为他们打开了新的生命通道。


  80岁的张老伯因肺癌接受治疗后,尽管积极化疗,但癌症转移导致食管严重狭窄,连流食都难以下咽。胃镜检查发现,狭窄段仅剩几毫米宽,如果使用常规的经内镜胃造瘘术(PEG),存在内镜无法通过、误吸风险高的问题。而传统的外科开腹胃造瘘手术,创伤大、耗时长、需全身麻醉,对高龄体弱的张伯而言风险过高。



  权衡利弊后,肿瘤科团队果断选择了经皮透视下胃造瘘术(PRG)。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肝胆肿瘤介入治疗科涂强主任的指导下,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了PRG。手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实时精准引导下进行:操作医生借助超细鼻胃镜辅助定位,使穿刺针得以精准避开重要解剖结构,仅用时20分钟便顺利完成了造瘘管置入。整个操作微创高效,腹壁仅留针孔大小创口,创伤极小。术后第三天,张老伯即通过腹部的造瘘管安全接受了流质营养支持。



“当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跨越‘进食障碍’,胃造瘘技术就是那道托起生命的天梯。而影像引导让这道天梯的搭建更加精准安全。” ——这正是PRG技术的核心价值体现。



  为复杂病例量身定制的优势方案


  本例中张老伯的成功救治,清晰展现了PRG相比其他技术的独特优势:


  1.突破“通过”障碍:无需内镜通过狭窄的食管或口咽部,直接解决PEG无法实施难题(如食管完全梗阻)。


  2.微创高效:仅需微小穿刺点,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本例仅20分钟),远快于外科手术(通常1~2小时)。


  3.安全低风险:在DSA等影像实时引导下操作,精准避开血管和脏器,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通常仅需局部麻醉,对高龄、体弱患者耐受性极佳。


  4.恢复迅速:创伤小意味着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张伯术后第三天即开始管饲,大幅缩短了营养支持等待时间。


  5.显著改善生存质量:避免了长期留置鼻胃管带来的不适(鼻咽部刺激、食管反流、误吸性肺炎、社交尴尬等)。像张伯这样的患者,营养状况得以快速改善,为后续治疗或提高生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PRG技术以其适用范围广、操作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正成为越来越多晚期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导致复杂吞咽困难患者的优选方案。它不仅重建了营养通道,更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和生存尊严,为他们在困境中带来了新希望。



责任编辑 | 祝心韵

校  对 | 张 颖

一  审 | 朱亚平

二  审 | 王海波

三  审 | 何 莉

文稿来源 | 肿瘤科  秦毅



公众号中搜索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扫一扫,收获更多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风投诉电话
投诉电话:
(工作时间:0798一8222323 非工作时间:13879807176)
邮箱:
eryuanxinfangban@163.com
发热门诊:
0798-820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