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照北非 妙手护光明——记中国援突尼斯医疗队西迪分队王子传
当飞机的起落架触碰到突尼斯迦太基国际机场的跑道,撒哈拉沙漠的热风便裹挟着粗粝的沙尘,穿透舷窗扑在王子传的脸上。窗外,连片的赭黄沙丘与低矮的红顶屋绵延向天际,与他熟悉的江南水乡形成强烈反差。2025 年的这个清晨,带着一台便携医疗箱、一身精湛医术,还有几分对未知的忐忑,这位眼科医师踏上了为期一年的援非之路 —— 他要做的,是在这片医疗资源匮乏的土地上,为黑暗中的眼睛点亮希望。
1 超声乳化术:3 毫米切口里的 “中国速度与温度”
西迪大区医院眼科的那台超声乳化仪,外壳已蒙着厚厚的尘霜。这台购置多年的设备,因操作复杂、缺乏专业医师,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当地眼科主任握着王子传的手,眼神里满是期盼:“中国医生,能不能让它重新发光?”
接过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时,王子传面临的挑战远超想象:语言不通,与当地医护的沟通只能靠手势、画图加翻译软件;设备老化,部分按键失灵,需要反复调试才能精准操控;患者病情棘手,首例手术的老人因长期延误治疗,手术风险极高。
“不能让患者再等了。” 王子传当即制定详细预案。为攻克沟通障碍,他把手术流程拆解成图文卡片,逐一向护士演示器械传递的节奏;为熟悉老旧设备,他利用休息时间留在手术室,反复演练超声乳化头的能量控制,直到手感与设备 “融为一体”。手术当天,工程人员守在设备旁随时待命,当地医生屏息观摩,护士攥紧了手术巾 —— 整个科室都为这台 “破冰手术” 捏着一把汗。
刀尖在眼球上精准游走,超声乳化头轻柔震荡,混浊的晶状体被击碎、吸出。仅仅10余分钟,切口不足 3 毫米。当纱布揭开的那一刻,老人枯涩的眼睛突然亮了:“我能看见了!” 术后第二天,他的视力从眼前手动恢复到 0.6。得知老人家境贫寒,王子传悄悄协调医疗队资源,为他送去全程所需的眼药水,还蹲在病床前,用刚学会的几句阿拉伯语,一遍遍示范滴药的姿势。

首例超声乳化手术,全程秩序井然

手术后,西迪眼科主任举办了一场庆祝仪式
2青光眼手术:创新技术筑牢“光明防线”
在西迪大区医院,青光眼患者长期依赖药物保守治疗,许多人等到视力严重下降才就诊,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一位年轻患者,眼压高达45mmHg,视野缺损严重,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失明。
“年轻人的人生不能没有光明。” 王子传决定打破当地医疗常规,为他实施小梁切除术 —— 这是西迪大区医院眼科首例该类手术。更具挑战性的是,他创新性地将可调节缝线技术融入手术,通过术后精准调整缝线松紧,有效降低手术瘢痕形成风险,大幅提升远期疗效。
这台手术不仅挽救了一位年轻人的视力,更推动当地眼科诊疗迈上新台阶。王子传趁热打铁,为科室建立起青光眼患者档案,制定“筛查 — 干预 — 随访” 的完整诊疗链条。

首例青光眼病人的手术及术后病人复查
3 薪火相传:把医术刻进当地医疗土壤
“一台手术只能救一个人,一套规范能救一群人。” 在临床诊疗之余,王子传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知识传递上。他经常组织专题讲座,讲解超声乳化技术要点、青光眼诊疗规范,还把自己的手术视频剪辑成册,标注关键操作细节。
除了院内带教,王子传还积极参与社区义诊。在俞颖慧队长的带领下,医疗队前往偏远乡村,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为居民免费检查视力、筛查眼病。

义诊现场王子传主任热情给当地居民做检查,答疑解惑
4 深夜坚守:以责任守护每一束微光
在国内多年未值夜班的王子传,在西迪却成了“夜班常客”。眼科虽非急诊主战场,但夜间突发的眼外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等急症,每一分钟都关乎视力安危。
一个深夜,电话铃声划破寂静—— 一名年轻工人在工地作业时,眼部被金属碎片击中,情况危急。还来不及挂断电话,王子传抓起白大褂就往医院跑。赶到医院时,患者疼得浑身发抖,鲜血浸透了纱布。“别害怕,我一定保住你的眼睛。” 他一边用法语安抚,一边迅速准备手术。手术持续了两个小时,当确认眼球结构完整、视力有望部分恢复,王子传才松了口气。
这样的深夜急诊,在一年的援非生涯中屡见不鲜。王子传的床头总放着一双随时能穿的鞋,手机24 小时不关机 —— 他知道,在这片土地上,他的每一次坚守,都可能为一个家庭留住光明。
5 双节同辉:医者初心联结家国情怀
中秋与国庆双节之际,在俞颖慧队长的带领下,王子传与医疗队成员走进中国驻突尼斯大使馆,参与“双节同辉,健康同行” 中西医结合义诊活动。在异国他乡的月光下,他们为使馆工作人员、中资企业员工及华人华侨提供眼部检查、健康咨询,用专业服务为同胞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 周年招待会上,王子传望着五星红旗,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从江南水乡到北非沙漠,从熟悉的诊室到陌生的手术室,改变的是行医的地点,不变的是医者的初心与家国的牵挂。“能在海外为同胞健康服务,为中外友谊添砖加瓦,是我的荣幸。” 他说。

王子传与俞颖慧队长在大使馆义诊及参加76周年招待会
结语:仁心为灯,跨越山海的光明之约
一年援非路,一生医者情。王子传用一双妙手,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点亮了无数束光明。他的白大褂上,沾过沙尘,浸过汗水,也印过患者感激的泪水。从3 毫米的手术切口到跨越万里的医疗援助,从创新技术的推广到医患同心的坚守,王子传用行动诠释着:医德不仅是精湛的医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共情,是跨越语言与国界的大爱。王子传始终相信,仁心是灯,技术是桥,只要初心不改,这束跨越山海的光明,终将照亮更多人的人生路。而他与北非大地的光明之约,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 | 刘 伟
校 对 | 张 颖
一 审 | 朱亚平
二 审 | 王海波
三 审 | 何 莉
文稿来源 | 医德医风办

